2019-05-21
在金融業虛擬化和網絡化程度不斷提升的現代社會,個人金融信息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,除了金融機構加強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外,廣大金融消費者也應增強防范意識,妥善采取保護措施,確保自己的個人金融信息等隱私信息不受侵害。
(一)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證件、銀行卡等轉借他人使用。
(二)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個人金融信息、財產狀況等基本信息,也不要隨意在網絡上留下個人金融信息。
(三)盡量親自辦理金融業務,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辦,謹防個人信息被盜。
(四)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,應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,例如:“僅供申報**信用卡用”,以防身份證復印件被移作他用。
(五)不要隨意丟棄刷卡簽購單、取款憑條、信用卡對賬單等,對寫錯、作廢的金融業務單據,應撕碎或用碎紙機及時銷毀,不可隨意丟棄,以防不法分子撿拾后查看、抄錄、破譯個人金融信息。
(六)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號碼、手機短信和郵件。警惕向您詢問個人金融信息的電話及電子郵件,在任何情況下,法院、警方都不會要求您告知銀行賬戶、卡號、密碼或向來歷不明的賬戶轉賬,如遇到此類情況,應予以拒絕,必要時立即報警。
來源:《金融知識普及讀本(第二版)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編著